新闻 | 科学家发现阻断精液液化机制 或将诞生非激素避孕药



新闻 | 科学家发现阻断精液液化机制 或将诞生非激素避孕药


一项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WSU)主导的研究发现,通过阻断精液从凝胶状转变为液体的过程,可有效困住精子,从而阻止其进入女性生殖道完成受精。这一成果为开发全新、非激素型、可非处方获得的避孕产品提供了突破性方向。研究成果发表于《Biology of Reproduction》期刊。


花瓣素材_医学研究实验室-一个美丽的女科学家的肖像在护目镜使用微吸管进行测试分析。医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发展_180670491.jpg


精液“液化过程”被成功阻断,精子活动受限

研究团队发现,当阻断人类精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作用后,精液保持凝胶状,不再液化,导致大部分精子被困无法游动至卵子。通常情况下,PSA会分解精液中的凝胶蛋白(semenogelin),让精子在射精后自由游动以实现受精。


“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一发现转化为一种女性可按需使用的避孕手段——可以像购买避孕套一样,在药店直接获得。”

——研究资深作者、WSU生殖生物学中心主任 Joy Winuthayanon 副教授


目前,市面上非处方避孕方式(如避孕套和杀精剂)的失败率约为13%至21%。激素类避孕方式(如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虽然更有效,但往往伴随副作用、价格门槛及可及性问题。全球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48%的妊娠为意外妊娠,非激素避孕的需求极为迫切。


意外发现带来研究转折

这一研究起源于2015年的一次偶然发现。当时,WSU研究团队在另一项小鼠生殖实验中注意到,部分雌鼠无法受孕,后经分析发现雄鼠的精液未能液化。研究人员随后使用一种非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AEBSF,成功在小鼠中阻断精液液化,降低了受孕率。这一早期结果于此前发表在同一学术期刊上。


在最新研究中,团队首次将实验扩展至人类精液样本。他们证实AEBSF确实有避孕效果,但由于其潜在毒性,不适合作为人用药物。研究人员随后利用针对PSA的抗体,特异性抑制该蛋白的活性,从而实现了更精准、安全的精液液化阻断。


“PSA是精液液化的主要酶,它能切割精液中的蛋白质网状结构,让精子释放出来。通过PSA抑制剂,我们证明可以阻止这一过程。”

——研究第一作者 Prashanth Anamthathmakula 博士,现任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高级研究科学家


迈向安全、可负担的非激素避孕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阶段将致力于寻找更具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在不影响身体其他系统的情况下抑制PSA活性。

“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希望开发的产品能安全、无副作用,并适合频繁使用。”

——Winuthayanon 副教授补充道。


目前市售的部分杀精剂已被证实可能削弱阴道天然屏障,增加HIV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而这种基于“阻断精液液化”的新策略,直接作用于精液而非阴道环境,有望避免此类毒性问题。


这一研究为避孕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向——通过改变精液物理特性,而非干扰体内激素水平,从根本上防止受精。若未来能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制剂,女性可在无需处方的情况下使用,为全球避孕格局带来革命性变化。


故事来源:

网络收集

我們會盡快聯繫您

輸入您的信息,我們會盡快聯繫您
  • 三代試管嬰兒
    捐精捐卵+試管嬰兒
    第三方合法助孕
    其他

通過點擊發送,我同意隐私政策使用条款,並且我同意接受來自此網站的短信,其中承認可能會適用數據費率。消息頻率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