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吃什么?科学证据指向蔬菜与乳制品



新闻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吃什么?科学证据指向蔬菜与乳制品


在发表于期刊《Foods》的研究中,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伞形综述”(umbrella review)系统性分析了饮食因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发现摄入充足蔬菜和乳制品可能显著降低患病几率,而黄油和高咖啡因摄入则可能提高患病风险。


这项由意大利学者牵头的研究,综合了迄今为止与饮食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10项系统评价,覆盖12万多名女性,来自亚洲、北美、欧洲及大洋洲。研究目的在于梳理目前的证据图谱,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清晰的饮食干预参考。


花瓣素材_不同的健康乳制品的乡村背景,牛奶,奶酪,黄油和农舍_163474442.jpg


“高脂乳制品”反成保护因子?蔬菜保护力最强

尽管乳制品常因饱和脂肪含量而备受争议,但研究结果显示,全脂牛奶、奶酪等高脂乳制品反而与更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有关。这可能与其富含的钙、维生素D及丁酸等活性成分有关。


数据显示:


蔬菜摄入量最高组女性的患病几率比最低组低41%(合并风险比RR = 0.59,95%置信区间:0.49–0.71),为最强保护信号;


总体乳制品摄入可使风险下降约13%(RR = 0.87,CI:0.81–0.95);


单独奶酪摄入可带来约16%的风险降低;


每天摄入3份或以上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即可带来可观的风险下降。


黄油、咖啡:可能的饮食“风险因子”

相比之下,某些食物则可能加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黄油摄入显著提高风险,增幅达27%(RR = 1.27,CI:1.03–1.55);


高咖啡因摄入(>300毫克/天,相当于约三大杯美式咖啡)风险增加30%(RR = 1.30,CI:1.05–1.62);


总体咖啡因摄入也显示出13%的风险提升趋势(RR = 1.13)。


机制猜想与证据等级:为何这些饮食会影响患病风险?

研究团队指出,氧化应激、慢性炎症与雌激素信号通路可能是饮食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的关键机制。


不过,尽管多个信号方向一致,所有关联的证据级别均被评为“IV级”(即较弱),原因在于:


所有研究均为观察性研究;


食物摄入定义不统一;


混杂变量(如吸烟、BMI)控制有限;


存在“小样本偏倚”与发表偏倚的可能。


不可代替正规治疗,但可作为低风险管理手段

临床专家指出,这些结果虽不能直接用于制定临床指南,但在现有治疗受限、确诊延迟普遍(平均超7年)的现实下,可作为“低风险饮食尝试”推荐给女性患者。


研究作者强调,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明确指出:


“这些饮食调整并不等于治疗,但作为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具有潜在益处,尤其适用于等待专科治疗期间。”


此外,部分研究也提到,益生菌、抗氧化剂、抗炎补充剂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但目前证据异质性高,尚不建议广泛推广。


下一步:需更高质量临床研究验证机制

研究团队呼吁未来进行:


更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饮食暴露定义标准化;


更多种族与地域人群样本纳入;


聚焦“肠道菌群-炎症-雌激素”潜在机制。


他们也指出,酸奶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管理提供新视角。


故事来源:

网络收集

我們會盡快聯繫您

輸入您的信息,我們會盡快聯繫您
  • 三代試管嬰兒
    捐精捐卵+試管嬰兒
    第三方合法助孕
    其他

通過點擊發送,我同意隐私政策使用条款,並且我同意接受來自此網站的短信,其中承認可能會適用數據費率。消息頻率可能會有所不同。